莎乐美

回来噜

明人的袁崇焕评价与秦桧印象

温陵故人:

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有一段著名的政论:



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计六奇《明季北略》)



以秦桧比喻袁崇焕,以岳飞比喻毛文龙,计六奇或许不是第一位,但这的确是明末从庙堂到民间舆论的一种代表观点,并震荡起了更多的讨论。


论者的比附之处主要在于:(1)袁崇焕为文官,毛文龙为武将,对应秦桧为文官,岳飞为武将;(2)袁崇焕主张议和,不经三法司程序擅杀毛文龙,对应秦桧主张议和谋杀岳飞;(3)毛文龙死后不久,后金入侵发生“己巳之变”,岳飞死后,宋室收复失地无望。


岳飞秦桧的故事并非明人探究的重点,借这一典故,论者其实集中指责了袁崇焕的两大后果严重的罪状:主和与斩帅。


袁崇焕为人诟骂的主和之迹,一是努尔哈赤死后遣使吊唁,使蒙古离心倒戈后金;二是己巳之变中不力战迎敌,欲促成明金城下之盟。(其他还有“市米资盗”等未广受讨论的行为就不一一列举了)而这些可疑行为又与袁崇焕斩帅的动机相关联。于是,袁崇焕“斩帅议和”就与宋代故事联系了起来。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


例如,张岱认为,袁崇焕虽然所作所为与秦桧类似,但以袁崇焕的“龌龊庸才”比拟“缓宋亡且二百载”的秦桧,则是“唐突秦桧矣”:



(袁崇焕)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亦犹之毛文龙以么魔小卒,焉可上比鄂王!论者乃取以比拟,不特开罪鄂王,亦且唐突秦桧矣。(张岱《石匮书》)



也有与张岱观点类似者,同样认为袁崇焕虽然有类似的斩帅议和之举,但袁是才能低下的庸臣,不宜类比奸臣秦桧:



此二臣者,二祖列宗九原见之,自当寸磔而后快者。……但袁(崇焕)、马(士英)二人,本无奸谋恶术,辣手刚肠如(卢)杞、(秦)桧诸凶。惟是手长智短,耳软眼瞎,酒色贷利而已 。(《谈往》)




至于袁崇焕是如何从明末清初的“秦桧”形象一步步被洗白,进而成为当代粉丝口中的明朝“岳飞”的,非本文主旨,本文于此不能尽述。




另,以下史料可以看出,袁崇焕“借斩帅以议和”是明末清初庙堂和民间的共识。


首先是己巳之变中,负伤的满桂请求面见崇祯,揭露袁崇焕私自斩帅议和,满桂之后力战而死:



满桂创重,伏马上驰出阵。至城下,请入陛见,遂言:“崇焕于女直主殂(死),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灭寇之局。”(张岱《袁崇焕传》)



然后还有沈自表被时任兵部尚书申用懋派去出使袁营,委婉表达当时群臣对袁崇焕的疑惑:你杀了毛文龙还不抵抗金兵,列兵城外不入见皇帝,到底是想干什么?



时督师袁崇焕以失事中疑,重兵壁城下,不入朝。大司马虑其激也,檄自征出见崇焕侦之,与骑三百。……自征曰:“孰以此遍悉在廷哉。而所不释然于在廷者,公列营城外,不尺一内陈,诸士马果公能自为东西乎?……且也岛帅文龙死,至今天下惜之,冀公立功自赎,而不然者,何所恃以无恐?嗟!再嫁之女自言其贞,夫谁信之?不如自归乞一面,收之桑榆,仆所为加额惓惓也。”(《罪惟录》)



张道浚奏疏引袁崇焕本人供状:



崇焕自招云:“遣散援兵,以为京城内溃,不意尚守得定。”(张道浚《张司隶初集》)



同时期经略辽东的王在晋认为袁崇焕的种种不当行为导致了己巳之变:



向使袁崇焕不使吊通奴,西夷必不叛,夷不叛则西路不可行;不杀岛帅则奴顾巢穴,必不敢长驱入犯。(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



道德文章被时人推崇的黄道周评价袁崇焕:



袁崇焕以七阅月之精神,仅杀一毛文龙,而欲持五年之期,坐收全胜,身卒磔死,为天下笑。《崇祯长编》



南明弘光朝,刑部尚书徐石麟反对议和,因而上疏回顾崇祯朝袁崇焕斩帅议和之举:



袁崇焕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议未成,而崇焕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灭奴,召崇焕授兵柄。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许,遂嗾奴阑入胁款,仍戒以弗得过蓟门一步,崇焕先顿甲以待。是夕敌至,牛酒犒劳。夜未央,敌忽渝盟,骑突薄城下,崇焕师反殿其后。先帝于是逮崇焕诛之,而款议再败。(黄宗羲《永历实录》引徐石麟奏疏)



明亡之后,遗民史惇的看法:



袁自如,斗筲小人,一味夸涎。于召对时敢为大言,自任五载灭奴,先帝倾心委用。其在关外,唯请撤喜峯诸口守军数百名,谓是冒滥,节省几何?卒以无备,奴骑长驱,震惊宗庙,实始于此。犹敢大胆要挟,几欲为城下之盟,此其目中视先帝为何如主?致先帝震怒,立逮下狱,虏便丧所怀来而去。(史惇《恸余杂记》)



抗清殉国的夏允彝的观点:



崇焕自言五岁灭东夷,了无成算。给谏许誉卿面叩之,崇焕自言聊慰上望云尔。给谏亟言上英明,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崇焕亦自觉失言,遂以用人措饷等事再请於上。倘有不相应,即可借为卸担地,不意上之咸从所请也。(夏允彝《幸存录》)



遗民兼史学家谈迁的看法:



才非周公,使骄且吝,并无大才,更无大智……而建虏以(文龙)扼其背。甚忌之。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谈迁《国榷》)




兹不一一列举。

评论
热度 ( 271 )
  1. 共2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莎乐美 | Powered by LOFTER